10月16日晚,外國語學院在洪家樓校區舉辦了“新語翼”讲坛第一期,本次讲坛由外国語学院李保杰教授主持,美国加利福尼亞大學葉揚教授帶來了題爲“從蘇東坡到葉芝: 中西詩畫姻緣舉隅”的專題講座,衆多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首先,葉揚以诞生于齐鲁大地的圣人孔子为切入点,以《论語》为例引出诗文之别,他指出诗文可以互相含有对方的成分,但是必须适度。诗书画同列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絕”,中國幾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西方文化也同樣厚重,因此不單單是詩與文,東西方文化中詩與畫的關系同樣值得探討。
接下来,葉揚主要从两大方面对作为語言艺术的诗和作为视觉艺术的画之间的“姻缘”进行了讲解。第一方面他着重分析了东方诗画关系,从韩幹笔下的马、王诜的山水和王冕的墨梅讲到苏东坡的诗,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到兴起时更以古调朗声吟诵。第二方面他主要讲解了西方诗画关系,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画说起,进而谈到葉芝的诗,详细分析了西方文化中诗与画千丝万缕的联系。葉揚风趣幽默的語言、抑揚顿挫的語调让在场师生醉心于讲座之中,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中西传统中诗画之间的有趣互动。
葉揚贯中西、通古今的学识令人叹服,其对中西文化深刻的见解、巧妙的对比视角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博大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分析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思路。相信大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必将引领外語学子追求更为高远的学术境界。
葉揚教授,祖籍安徽桐城,198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哲學博士學位。1989至1991年在美國緬因州貝茲學院任教,自1991年起执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校区比较文学及外国語言系,1998年获得终身教职。葉揚教授学贯东西,其研究涉及英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等领域,治学严谨,成果丰硕。英文著作主要包括《晚明小品》、《中国诗歌的结尾》等,中文著作除散见于书籍报刊者之外,还包括文集《覆水年华》、《翰墨风流》等。
文/图 袁艺

